营口肖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
快来学这套 心脏保健法


发布日期:2023-11-10 00:26    点击次数:213


转自:重庆晨报

炎炎夏日心脏负担重

快来学这套心脏保健法

全球气象预报显示,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创纪录的高温酷暑天气。持续高温除了会导致热射病等重症中暑,还让心脑血管也承受着极大考验。美国心脏学会发文提醒,在极端高温天气下,人们应采取措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心脏健康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健为你解读高温天是怎么“伤害”心脏的,并教你一套心脏保健法。

气温越高,心脏负担越重

刘健表示,环境温度改变,人体可通过血管和神经调节,使体温达到稳定状态。比如温度较高时,皮肤下的血液流动会增加,出汗也会增多,以便散发热量。同时,由于核心体温升高,人体代谢更加活跃,耗氧量随之升高。这些调节会使心脏承受更大压力,心率加快,人体水分流失增多,血液处于高凝状态,可增加血栓形成和心肌缺血风险。如果心血管处于健康状态,这些改变是可以承受的,但对年龄较大或心血管健康状况不佳人群来说,这些改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。

《柳叶刀》杂志子刊近期发表一项研究,提醒大家在高温天关注心血管疾病给健康带来的影响。这项研究对282篇研究高温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:气温每升高1℃,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升高2.1%,心血管疾病相关发病率升高0.5%,其中多由于脑卒中或冠心病致死,65岁以上人群死亡率更高;如果出现高温热浪(一般指高温天气连续3天以上),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将升高11.7%,并且会随着热浪强度增加而上升。

夏天给心脏的4个暴击

在炎热的天气里,心脏一不留神就会遭到一系列“打击”,刘健归纳了4点:

1.易烦躁

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“气象情绪效应”,是指人的情绪状态会受到天气的影响。每年七八月,持续的高温让心情更容易烦躁,严重者甚至会“情绪中暑”而导致行为失控,容易与人发生摩擦或争执。情绪激动会让心跳加快,心肌耗氧量增加,心脏负荷变大。加上高温让全身血管扩张,血液循环加快,更加重了心脏负担。

2.睡眠差

发表在《神经科学前沿》期刊上的研究显示,人类会有季节性睡眠,夏季的睡眠相对较少。炎热的天气也会让人辗转难眠,且昼长夜短,易睡眠不足,提高血压和心率的平均水平,增大心血管系统的工作压力。

3.出汗多

夏天气温高、气压低,空气中含氧量下降,出汗较多,血液黏度升高,血液循环变慢,血流不畅,心血管易堵塞,可能出现心肌缺血,甚至引发心肌梗死、脑血栓等。

4.温差大

低温的空调房到高温的室外,血管会突然舒张;从高温的室外突然进入低温的空调房,血管又会收缩。反复折腾导致血压波动大,可能诱发心梗,特别是血管脆弱的老年人。冷热交替还容易受凉感冒,如果并发严重感染,也可能危及心脏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心梗常表现为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处疼痛,有压迫感,通常持续5~15分钟,可伴有出汗、恶心等症状。一些老年人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,胸闷胸痛症状不明显,但会感到全身乏力、耳鸣眼花、腹痛。出现以上症状时,应及时到医院排查是否为心梗。

高温天学一套心脏保健法

气温太高会对心血管非常不利,尤其是65岁以上年长者和慢病患者。刘健建议大家生活中加强防范,采取六项“护心”措施:

◆注意补充水分

补水是预防热相关疾病的关键,即使不渴,身体也容易脱水。夏季应持续补水,而不是只在运动前喝水。外出或锻炼之前、之中和之后都应喝水,不要等到口渴才喝,同时应避免摄入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品;最好喝常温的白开水,不要喝冰水。要注意观察尿液颜色。如果饮水充足,尿液应为澄清或淡黄色;若出现浑浊或颜色加深,应警惕脱水。

◆吃“心脏友好”食物

适当增加蔬菜、水果、粗杂粮、瘦肉、鱼类或低脂乳制品的摄入。全天食盐总摄入量小于等于5克。少吃香肠、热狗、火腿等加工肉类,烟熏、烧烤肉食也要尽量避免。

◆中午尽量避免外出

每天最炎热的时间段,一般为中午12点到下午3点,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,这个时间段患上热相关疾病的风险更高。外出时不要一直曝晒,若需要在户外活动,应隔一段时间在阴凉处休息几分钟,补充水分,然后再回到太阳下。

◆选对衣服做好防晒

尽量穿轻便、浅色、棉质、透气的衣物,如需外出,可戴上遮阳帽和墨镜,出门前涂抹防晒霜,在户外应每隔两小时重新涂抹一次。

◆遵照医嘱服药

美国心脏学会提醒,常用的降压药可影响血压反应或促进钠排泄,影响人体的热调节,导致患者在极端高温下更容易出现不适。慢病患者应按照医生指导服用药物,高血压患者切忌停药,应注意服药后的安全监测,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。

中暑初始阶段,患者会大量出汗,然后逐渐无汗,继而体温迅速升高,一旦核心温度超过40℃,便可出现嗜睡、惊厥、昏迷、面色潮红、皮肤干热、呼吸浅快、脉搏加快等症状,严重者可能休克,需要立刻送医。